?
中新網深圳9月7日電?。ㄠ嵭〖t 朱族英)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特區四十年”課題組7日發布的《新40年新40企—深圳未來發展的新力量》報告(下稱《報告》)指出,未來40來,新經濟、新驅動、新生態、新要素、新人才“五新”構筑特區未來四十年新圖景。
報告稱,新經濟需求催生“數字化”新產業,未來科技元素將成為深圳發展主要的關鍵詞。預計到2025年,深圳將是GDP達到4萬億的全球城市,直追瑞士等國家2019年的經濟規模;全市的*終消費實現2萬億元,消費型社會初步建成;新經濟占據半壁江山,世界500強企業將達到10家。
據悉,該《報告》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擔任本次報告的首席顧問,由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鐘雄及其團隊執筆。
《報告》采用具有客觀、無偏、實時和大樣本特點的大數據評價方法,對包含200萬家深圳企業以及超300個維度指標的數據庫進行綜合分析,對企業進行大數據畫像和客觀評價,篩選出100家候選長名單。之后再次邀請十幾位權威*以及企業、政府相關人士進行二次評選,確立了能夠代表深圳未來40年發展的40家新經濟企業。
在新40年新40企名單中,課題組根據符合利企(生態鏈+技術壟斷性)、利民(平臺+品質提升)、利政(規劃導向+經濟轉型)的評價標準,從2000年以后成立的企業中篩選出“新40年新40企之10大創新之星”,包括芯片設計領域的海思半導體,新治理領域的平安科技,新硬件領域的大疆創新,新金融領域的微眾銀行,新消費領域的樂信云計算領域的深信服,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必選,新材料領域的柔宇科技,新連接領域的奧比中光,生命健康領域的北科生物。
報告也提出,深圳當前迫切需要加速補齊現實短板,除提及較多的土地掣肘、綜合成本、教育醫療配套等短板外,深圳消費不足、平臺缺少等同樣值得各界關注。在新的起點上,深圳需要直面現實的困境,需要有更多“阿里式”“京東式”“拼多多式”等消費企業出現。(完)
?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