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搶注“全紅嬋”商標,別讓他們得逞
■ 觀察家
惡意搶注“全紅嬋”商標,就是為了蹭熱點以牟利,應被嚴厲打擊。
近日“全紅嬋姓名被搶注商標”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據新京報報道,8月18日,中國奧委會針對近期發生的全紅嬋等奧運健兒姓名被申請注冊商標事宜,發布鄭重提示,如未獲得運動員本人或未成年運動員監護人授權,不得以奧運健兒姓名惡意搶注商標。
全紅嬋一跳成名,連續多日上熱搜榜,雖年僅14歲,可在高知名度、高人氣指數的加持下,未來商業價值潛力可期。按照以往的市場規律,全紅嬋已是炙手可熱的當紅人物,各種代言廣告可能將接踵而至。所以,在全紅嬋剛拿到奧運*后,就有多個商家瞄準機會,在*時間申請注冊“全紅嬋”商標,試圖借此牟取豐厚利益。
據媒體報道,“全紅嬋”商標遭搶注,國際分類涉及食品、服裝鞋帽、日化用品等,目前商標狀態均為申請中。顯然,這是典型的惡意搶注行為。商家此舉就是為了蹭熱點,通過搶注、囤積“全紅嬋”商標,投機倒賣商標獲利,并非真正為了經營所需。更何況,惡意搶注商標的做法,亦侵犯了全紅嬋的姓名權。中國奧委會及時發出提示,既是維護運動員合法權益的必要之舉,也有利于為惡意搶注行為熄火降溫。
此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打擊商標惡意搶注行為專項行動方案》,自2021年3月起,集中開展打擊商標惡意搶注行為專項行動。明確7類圖謀不當利益、擾亂商標注冊管理秩序、造成較大不良社會影響的惡意搶注情形將被嚴厲打擊,其中就包括“惡意搶注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公眾人物姓名、知名作品或者角色名稱”。顯然,在全紅嬋一跳成名后,商家搶注“全紅嬋”商標的行為,就屬于惡意搶注,應被嚴厲打擊。
惡意搶注商標不是一種新現象,其不僅有違誠實信用原則,還擾亂了商標注冊管理秩序,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去年疫情肆虐武漢期間,就有人蹭熱點搶注“鐘南山”“李文亮”等人名商標和“火神山”“雷神山”等地名商標,遭遇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后不但未獲準注冊商標,相關申請人及其申請代理機構還被行政處罰。此番全紅嬋一夜爆紅,蹭熱度的惡意搶注商標行為又要“駕輕就熟”操作一番,但顯然不能讓他們得逞。
名人商標本身利用了名人效應,乃是市場稀缺資源,不應遭到隨意注冊、濫用。因此,對于惡意搶注“全紅嬋”商標的行為,就該依法予以駁回,并對申請人施以處罰,以儆效尤。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加大宣傳,普及注冊商標的相關知識,讓社會公眾知曉,注冊商標是拿來善用的,不是拿來惡炒的,尤其對承載國人榮耀的奧運*,更不能動投機取巧牟利的歪心思。
□江德斌(媒體人)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